BOB半岛“离家近”大概是除了高工资之外另一项提升打工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混合办公”这种已经悄然在很多人工作和生活中滋生、蔓延的新型办公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员工享受到更便利和灵活的工作方式。
据携程最新发布的混合办公两周年数据显示,已有七成员工体验了混合办公的来的便利,累计节省约70万小时通勤时间。
和传统在办公室工作相比,混合式办公有着一系列“利好”特点,比如能够更加自主地安排工作时间,节省通勤时间和成本,减少工作疲惫感。
在一家软件公司负责运营的飞飞(化名)每周三会申请在家办公。公司实行的是打卡上班制,“上午8点打卡的线点之后打卡下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延迟半个小时。
飞飞负责的工作里,其中一项是直播运营,每周三晚上6点到9点之间会有一场直播,考虑到这一天比较特殊,飞飞可以中午1点打上班卡,晚上10点打下班卡。当得知还可以申请居家办公这个选项的时候,飞飞果断选择了后者,“直播完之后需要当天复盘整理数据什么的,整理完肯定晚上十点之后了。”飞飞家离公司比较远,平时坐地铁上下班,单程超过一小时,“加班的话晚上打车要六七十块。”
除了通勤费用这个因素,飞飞还说在公司时有时候会被“拎”去开一些效率低下的会,“反正工作都是按照绩效目标来完成的,在哪里工作都一样。”
在发布的报告里,带有“职场妈妈”、“宝爸”、“年轻员工”、“远距离通勤”等属性的人群更加青睐灵活的混合办公模式。
根据MBA智库定义,混合办公是指每周有一段时间远程办公,一段时间回办公室办公的工作模式BOB半岛。一方面该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身“时间管理大师”,提升效率、灵活掌控时间;另一方面,“生活工作化,工作生活化”使得生活和工作的边界变得模糊。
有人戏称:“不就是随时随地办公吗?家里、咖啡厅、快餐店都可以化身为办公场所。”
杭州女孩冰冰(化名)有时候会因为上班时间“自由”而困扰。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PR,她所在部门考勤相对来说不是很严格,很多对接拜访类工作需要出外勤,一周中有好些时候在外面跑。有人羡慕她工作轻松BOB半岛,咖啡店聊聊天也是在工作,尽管考勤上没有明显的加班,但事实上不是那么回事,因为混合办公只是变更了工作场地,不代表休假,甚至上班时间更久了。
“基本上手机不离手,时刻在线。”冰冰还感慨自己挣的是“提供情绪价值”和“充当救火队员”的钱。有一次正在洗澡的时候瞥见手机来电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顶着没有洗掉的泡沫紧急处理工作,“还好是夏天,要不然肯定感冒。”
技术的进步和各种在线工具的发展为大家提供了关于办公模式的更多想象,例如新媒体运营类的岗位,确实有居家办公的可行性。
有人多年之后决定重新回到办公室。网友“妙子呀”先后任职过总裁助理、新媒体主编、内容运营等岗位,工作第五年回老东家远程办公,职位是资深品牌经理。
远程办公当然有“福利”,无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比较自由,可以选择和工作地不一样的城市居住,通过选择“空间”来控制消费水平,“挣一线城市钱在二线城市花”。此外,在兼顾工作的同时,可以自由安排出游的时间。
但是这份让大家羡慕的远程办公给她带来了一些困扰,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退化、社交能力减弱、运动量减少等方面。由于习惯了思考后打字沟通,“妙子呀”说:“在汇报、尤其是现场汇报上会出现障碍,过去远程办公的一年多里,我都居家,可以很多天不张口说话,几乎不出门,长时间伏案工作肩颈出现问题。”
所以混合办公模式的普及性如何?你的单位和岗位,有采用这种办公模式的可能性吗?你赞成混和办公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