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艺术,当这个词被定义的时候,似乎就注定与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有一道鸿沟;然而艺术,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拥有的文化能力,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
在古代中国,并没有近现代西方社会中高雅艺术与手工艺之间人为界定的明显分野,艺术的理念自然地渗入各种造型活动中。雕塑、陶瓷、青铜、丝织、漆器乃至家具制作等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的物品,在最根本的创造原则上,与书法与绘画创作所遵循的基本理念并无太大不同。随着新近考古方面的重大突破,对这些艺术现象进行研究,将它们内蕴的宝石般的耀眼光芒激发出来,就需要一部来自全新视角的中国艺术史。
艺术史研究学者、画家、书法家、收藏家陈滞冬先生用四年多时间潜心研究,书写了这套《中国艺术史》(全三卷),本月,我们出版了第一卷。为什么还要阅读艺术史?陈滞冬老师说:“艺术使我们变得更像人类。”
“艺术史”本身就是一个舶来概念,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艺术史写作最初是由欧洲和日本学者完成的:英国人波西尔的《中国美术》上下卷和日本人大村西崖《东洋美术史》中国部分。
这两部著作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被译为中文出版,对中国学者思考古代中国艺术、撰写中国艺术史起到了示范作用。由于深受他们的影响,自九世纪以来一直存在的大量关于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品的记录、评论和阐释,因为其叙述方式与西方的现代艺术史写作规范完全不同,被中国学者在艺术史写作中仅仅作为参考资料来引用,而在历史建构、思想方法和艺术研判的基本原则上,则几乎完全采用了欧洲和日本学者提出的规范。
然而,正如穷其一生之力研究中国艺术史的英国学者苏立文(MichaelSullivan)1985年在他的名著《中国艺术史》(The Arts of China)中文版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凡是从事编写中国艺术史的外国学者都应该了解,对于中国文化与艺术,他们自始至终都是局外人,因为许多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问题,是中国知识分子从小就在生活环境中培养成熟的,这是外国人所无法获得和领悟的修养。”
陈滞冬老师立足于摆脱西方中心主义下的历史观,以中国人的视角重新阐释中国艺术的漫长发展历程,写下厚厚三卷本的《中国艺术史》,就是要重新建构一种艺术历史理解框架的实践。
陈滞冬老师抱持着相似的理念,他认为用一种独属于中国人的艺术历史理解框架阐释“漫长而复杂的中国艺术史现象”既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也是对现实人性的期待,更是对社会与历史充满温情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艺术史》正是在这种对民族的温情与敬意中写就的:除了刻意创造的艺术品之外,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如此重视现实生活中的美,重视日常生活器具、屋宇房舍、衣着服饰之美。也正是这些无处不在之美,以及对于美的追求,从数千年前开始,就把中华民族塑造成了一个在语言、行为、思想上都崇尚优美文雅的民族。
在此基础上的《中国艺术史》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写作的对象不仅仅是研究中国艺术的学者,更是所有国人,或者说是所有渴望了解中国艺术的人。他舍弃了学术化的语言,转而用一种更散文化、更诗意的语言将几千年的艺术举重若轻地倾倒而出。他认为“艺术品是人类重要的精神生产活动结果,艺术史则是对这种精神活动的解释与体悟”。在书里,他不仅关注中国艺术的发展,还重点讨论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创作思想和人文价值。可以说《中国艺术史》系列丛书既是一部全面的中国艺术通史,也是一部中国思想史。
《中国艺术史》以三卷的篇幅,把中国文化变迁演进的漫长历史分为先后衔接的几大段落来展开叙述:公元三世纪之前,东亚大陆内部文明融合震荡形成中华文化的主流,在达到其巅峰状态后BOB半岛,文明的内在动力渐趋涸竭;公元三到十三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以及南北方的中国民族、文化的交融,刺激中国文明重新焕发活力,创造出新的文化成就;公元十三世纪之后,北方中国民族政权反复南迁,导致社会改组与文化压抑;至二十世纪初,因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而受其启示,中国文明再次振起。
而作为系列的第一本,《中国艺术史 第一卷》展现了从史前时期至公元三世纪早期东亚大陆内部文明是如何融合、震荡,最终形成中华文化主流的。包括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商周时代特有的青铜与玉器以及文字的诞生:契刻、铸造与手写;代表书法艺术的形成,秦汉之际的篆隶之变;绘画与绘画性的觉醒:汉代造型艺术中的线条等等。
他写“旋涡纹”BOB半岛。如何在静止的艺术中表达出运动感,自古以来就是艺术家们不易实现的野心。我们能够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中,除了利用对称性的图案组织平衡、秩序与静止的构成之外,还有大量的母题都涉及运动和运动感:水波纹、回旋纹、波浪纹、旋涡纹、螺旋纹、有方向感的平行线、各种变体的涡卷纹、反复的回旋与卷曲等。因为在先民眼中,最明显的物质运动莫若云、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以对云、水运动之动觉来对运动感加以抽象的概括,形成了彩陶图案最重要的母题,也是中国彩陶文化最突出、最特殊的艺术创造。
到了东汉,艺术更向“人性”的方向觉醒,只要看四川汉陶俑脸上的表情,你就能感受得到两千年前的古四川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对生命的体味和欣赏、对同类的善意与友好,甚至是对苦难的忽略与蔑视。这些陶俑摹状的多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市井市民的日常生活,或劳作、哺乳、庖厨、提鞋持镜、拥帚捧盒、背儿抱子,或击鼓吹笙、舞蹈高歌、鼓琴说唱,总之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都有所表现,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第一次把关注的目光指向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在300余幅艺术品图片的帮助下,陈滞冬老师将先祖的那些希冀、体悟、信念、审美穿透历史的幽暗,带到我们面前。这些诞生于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人物之手的艺术品,在现代人的注视与解释之下,统统都会复活过来,成为滋养我们当下生活的阳光、水源和粮食,也成为我们正在经历的苍茫人生的慰藉和陪伴、安抚和关怀。
在序言的结尾,陈滞冬老师如此写到:据说当年向秀打算给《庄子》一书作注解,嵇康颇不以为然,认为古人之书文字俱在,无须作注。后来嵇康读到向注《庄子》,乃感叹道:“子欲出一头地耶?”若今世有智者读本书而发问,当答之曰:“必如此,方不至自觉愧对古人。”
内容简介:本卷展现了从史前时期至公元二世纪末期,东亚大陆内部文明是如何融合、震荡,最终形成中华文化主流。包括: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商周时代特有的青铜与玉器,以及文字的诞生:契刻、铸造与手写;代表书法艺术的形成——秦汉之际的篆隶之变;绘画与绘画性的觉醒——汉代造型艺术中的线条,等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