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半岛当个人的硬笔教学事业蒸蒸而上,收入可观之时,我毅然选择了放弃,主要原因是我觉得在硬笔教学方面似乎已无法提高,硬笔教学于我而言已经是大量的重复,即便出教材、录网课、做师训,工作性质也是一样的。我对重复是如此地厌恶,那是生命和精神的巨大浪费,我要做一名不断学习和好奇的人。
在书法方面我目前仍有一点长远的理想,就是出版一本毛笔书法的少儿读物,革故鼎新,尊重事实,提倡几种新而有效的理念。这是后话。
因此本文是阶段性的总结,在几篇旧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吐故纳新,字数近两万字,大概没有大的疏漏了。个人暂时也不会再更新任何硬笔书法类文章。本文亦涉及行业内幕,希望阅读对象多是家长,文中也以随意对话口吻进行。供探讨,如果对某些读者有一点帮助,我自会以点滴功德来宽慰和满足。
一开始练习硬笔好还是软笔好?先说结论,如果要学书法,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练硬笔更合适
哪个好学一些?当然是硬笔,软笔要难的多,这里的难度包括用笔和审美,说软笔比硬笔简单的书法老师是没入门的。而硬笔的用笔没有多少技巧和方法,就是千篇一律的重复。
硬笔字本身是比较简单的,是手熟的产物,绝大多数学习者都能写好,别把它看成难事,它相比毛笔的字形和笔画来说要简单很多,二者简单来说是包含关系,硬笔写好了,软笔写好还有很长的路;软笔写好了,硬笔则很容易写好,所以不用纠结于学毛笔还是硬笔,先应该学谁,根据需要,直接都可以上手学,不过学生学习软笔年龄一般大于学硬笔,这是后话。
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这点共通之处就是字体结构的美感,比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字的撇长了,在毛笔和硬笔中都是不美观的。但因为毛笔的笔画形态更加丰富,字形更为变动,在审美这块,毛笔也是要远宽泛于硬笔。看看我这篇吧!《“书法中一条横有多少种写法?至少359000种!》
另外我多说一句,尽量不要学毛笔,因为这里面长久以来的误区较多,以至于大多数的书法老师自己都在里面爬不出来,真要学,就要找有眼界的有学识的,不要那些整天只会顿笔回锋这些描画动作的老师,这样学还不如不学,得不偿失,遗毒深远。
总体而言,目前的书法培训还处在较为“动荡”的时期,缺少统一的评判标准,各种漫天飞舞的考级和比赛,各个都号称专业的培训机构,各位参差不齐的书法老师,各类抄袭单调的书法品牌,要知道,水混了,摸鱼的就自然多了。
目前书法类的比赛以及考级太泛滥,这里不多说,一句话,选择性偶尔参加,我认为参加比赛或考级的最大好处,就是增加孩子自信心,这对以后的学习有利,但是只要机构、老师和家长这三方中任意一方对获奖和考级过度推崇,这种过强的功利心有害无益,我经历过几个培训机构,孩子进入教室后就反复练习用来考级和比赛的一首诗,一段文字,这样培训出来的书写应该是很糟糕的,除了被没有规划的固定内容牵着走,孩子学习过程中也少有兴趣和满足感。
实际上,大多数比赛和考级证书很容易获得,注意很容易,不要觉得孩子写考个九级十级有多了不起,,基本上稍微练过甚至没过都能够通过,不是铜奖也给你个优秀奖。我想很多家长都会在朋友圈看到自己身边的书法培训机构晒比赛或考级证书,有没有呢?
要知道的是,大多数人家举办单位是为了赚取报名费考务费之类的,比如考级,满级是十级或九级,一级级考上来要花多少钱?有的考级可以跳一级考,到了七级就不能跳了,这一轮下来钱也不少啊,考级证书拿到手了,有用吗,基本上是没有用的。就像各种钢琴啥的考出十级,实际上就是入门水平,给个乐谱演奏一下就知道水平,书法也是,写一下,方知名不副实,就是闹着玩。
比赛方面,比如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就是挂名)规定的参赛费用是50元,有10000人参加就是50万,这个钱赚起来多轻松?并且每年一届,或者同是一个举办单位,换着名头举办,四月份“XXXX”大赛征稿的主办单位是A,六月份“XXXX”大赛征稿的主办单位是B,实际上A、B都是一个人的,他或许还有C、D。
其中有些主办单位还会跟各地的书画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交易,比如50元参赛费,书画培训机构抽成20元,不过这点实际情况要少一些,因为毕竟一个普通机构组织参赛,三五十人已经不少了,机构相比如培训学费所赚,往往看不上这点钱,那看什么?看名声啊。什么能提高名声?牌匾之类就很直接,挂在墙上明晃晃,多唬人,因此这些大赛主办单位又会在一个机构组织起多少数量的学生之后给予“优秀组织”“培训基地”“书法教育名师”等等荣誉称号,有的牌匾不需要组织参赛,甚至不需要你有学生,在你办学之初,比如机构给某个单位4000元,有效期五年,成为对方的合作单位直接用来招生。还有能通过快递费来赚钱,你家孩子不是获奖了吗?证书奖章之类到付13元,这个单位能跟快递谈到3元一单,每人不就是又赚了一些钱?这种现象也不仅存在于书画培训方面,等等吧,书画培训这方面不多说了,倒不是担心,只是觉得作用不大,聪明人一想就通,愚笨的人说尽了也还是不明白,现在尤其是社会上的这种常见的门槛低的行业就是这样,都是钱啊!
现在社会整体很浮躁,也渗透在我们的书法培训行业BOB半岛,书法本来是静心凝神的充满书写感受的一种活动,有的家长来报名,上来就谈考级比赛之类,实在是不应该。所以对于家长,一个孩子要报名参加某某比赛考级之类,自己先想想,多了解一下。
我们目前的书法教学的对象,有过度的幼龄化的趋势,有的孩子才五六岁,手指都没成型,力量不够,字也不认识,我认为是不用学的,倒是做一做课程规划,教授这些低龄儿童一些有关于汉字的笔顺、发音、字义等方面的内容是不错的,家长在这个方面一定要避免跟风,当然也有少部分家长为了孩子修心养性,然而这种高尚的动机自然还有别的甚至是更好的实现途径,另外在这个年龄段,让孩子好奇多动地认识万物不是更好?
那几岁比较合适练习书法?这个没有标准,实际上书法的练习,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成绩,是任何时候都是可以的。并且在学生在成人之前,整体上来说年龄越大大练习效果越好,个人的实践情况是,初高中学生一个假期每天一两个小时的练习会比一二年级的小孩子每周一次写一年都好,差距就是如此之大。今日的风气是普遍学习年龄很小,我不支持。
那低龄儿童练字有没有进步,肯定是有的,只要孩子动手去写,是一定会有进步的,只是进步缓慢,对待这种“缓慢”,我认为考虑到课时费,孩子的时间,来往的接送,这种书法练习的性价比很低,在这种投入下完全可以有一些更有收获的学习项目。
有的家长会表示无所谓,只要孩子有进步,自己就会满意,这也无妨,社会上的普遍认识是练字是需要几年的付出,这点对?不太对,就我所了解的的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书写要求,绝大多数孩子顶多学习两年足够。其实在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家长跟风掏钱报名后并不太关注,这些家长就是认为孩子练字是一个长期的事情,要学好几年,爷爷奶奶接送,对这些方面一点也不懂。那机构呢,机构当然收的孩子年龄越小越好,那样招生范围更大,培训时间更长,收入自然增加,教一年和教三年的收益可是相差三倍。本来高中一两个假期可以得到的学习效果,从二年级一直学到了五年级,这里面的差距是显而易见。
还有一个实际的问题是,孩子的都太忙了,不用说初高中,就是小学五六年级的课外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没办法,是大环境的问题。不过我还是建议,从效果和投入来看,最好是初高中的时候进行短期课程的集中训练,这点当然也要看教师的水平,这个年龄段要讲方法,要让学生们自己学会写字。
在学习年龄方面会出现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如果学的较晚,是不是孩子在书写这方面从小养成坏习惯后就不好改变了?
在这里我可以肯定的说,不是的,容易改变,书写动作有很强的神经记忆,习惯好养成,不必担心。并且这种记忆让我觉得书法的学习极有性价比,可能过了很长时间不动笔,但一动笔就会唤醒当初的用笔动作,就像学会了骑自行车后便终身不忘,这真是永久的收获。
首先说,市场上常见的是覆了一层透明的薄纸,这种摹的书写方式效果真的是一般,我要说说这个。仔细地照着范字临比较有效,现在还有一种将字体压凹的字帖,这种我没有试过,也没见多少人用过,我感觉上效果不会好,我也不会去试了,因为我的感受和刚开始学的孩子总归是不一样,让身边的孩子去试,又总觉得人家成了试验品,内心不忍。
关于硬笔练习的范字,其实现在少数优秀的书法品牌的书写范字是完全可以用,因为硬笔简单,那不用书法品牌并且容易买到的呢?我推荐荆霄鹏吧,他的字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周培纳也还行,二人字体很像,不过周氏电脑处理痕迹太重,这也是目前字帖出版的通病,当然一开始我就说了,硬笔简单,写成他那样的人有很多,只是他出字帖或容易买到,我说的是硬笔啊,毛笔还不入流,他的老师是田英章,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合作传媒公司,打造名师效应,两全其美。
说到这我多说两句,这类人几乎都被包装成了书法家,恕我比较执拗认真,我认为书法家的名号应该更多地是从毛笔中体现,为什么,因为硬笔太简单,简单到很多人写个两三年即可到达他们的这种书写水平,而毛笔要复杂的多,而市场上的硬笔字帖中的各种书法家,毛笔的理论水平和书写能力都比较低,包括刚才说的荆霄鹏跟田英章,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李放鸣的文章,你看他硬笔刚硬清秀,毛笔还没入门,文章中也探讨了一点毛笔和硬笔的关系,可以自己找着看,那这类人应该头顶着或被称为书法家?不应该。现在中国,名头太泛滥,一不小心大众就被洗了脑,唉,有兴趣的看看我的这篇《“随人作计终后人”——以荆霄鹏书法为例》
回到范字问题,教育培训中范字选择的自然是第一步的,首先难度不要太大,比如顾仲安之类。第二要注意的是书写性,不要造作顿描,比如赵贺新之类,为了字形而用笔,能累死个人,教少儿更不行。最后是范字不要个人风格太强,这类人就多了,不指名了。总之吧,选硬笔范字,要求是自然用笔下的平正匀称。也就结合这点,刚才我推荐的荆霄鹏,当然刚才我说了,不要把这些人看的多么厉害,硬笔写到这种程度的比比皆是,他们只是市场化包装下的产物。
另外市面上的字帖买一本就可以了,书法这个东西不需要多,将十个字一点了,一千个字就写好了,不要觉得太夸张或纠结于这十个字是哪些,不是哪些,都可以,因为要写好任何几个字,都需要两点最主要的能力,审美能力和用笔能力。就这两点可以让你写好其他的字
那用古人的字来练硬笔可不可以?可以的,以前我还真写过一篇,选择的标准及理由也做了说明,可以参考《有哪些古人的碑帖适合于练习硬笔?》”,如今我又增加了一些合适的字帖,不过不在更新文章了,本文仅是参考,就看看是些什么样的字就可以了
打印出来,但是要注意大小,调整到跟日常硬笔差不多的大小,这里要注意啊,打印出来的A4纸是基本不适合写钢笔的,铅笔和中性笔还行。然后照着写即可,
另外对于初学来言,无论写古人什么帖,挑着写就行,挑简单的,不要从头写到尾。你看有的人写《九成宫》《灵飞经》,多少一开始就败在了第一个字九、瓊上面。
现在社会上有不少老师用《灵飞经》教硬笔(如果实在要用,个人建议用渤海本,挑选一些笔画、结构较为统一的范字进行练习),这个帖除了字体繁简差异和毛笔书法笔画粗细差异较大大的问题之外,主要是由于这个字帖本身的风格较为婉转灵动,要写缓宕舒朗才能学好这个帖,要写快,肯定写不好这个帖,这与我们的书法教育观念和实用角度相违背。风格性较强的作品基本不适合初学。
在初学阶段,所学习的字体还是应当以规矩中庸作为追求。至于临摹品味《宣示表》《洛神赋十三行》《圣教序》等传统书作那是之后的事情,以一家为基础,旁涉他家,这是不错的路径。
我也顺便谈一种现象,就是比下虽有余,比上远不足。一些机构老师用灵飞经教学,自己却紧盯和鄙视一些不懂的练字机构,大声呼号反对硬笔速成、反对临摹今人,强调取法乎上,自以为清流独立有文化感,其实这就是只看到比自己差的,没看到比自己好的,用了点古人字帖就自认为有了文化内涵,这实在是庸人自蔽。即便是自己用灵飞经,九成宫之类的培训机构,有几个用心去把这些范字给好好安排处理过的?看似无可辩驳的“取法乎上”,放在我们的少儿书法教育中也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
基本如此,我们今日的谈话是针对于少儿实用硬笔,跟成人参赛入协会完全不同,让少儿去写魏晋小楷,简直是扯淡。为什么有很多人还去教?因为他们自身就练的这个,为什么练这个?因为现在书法圈的风气就是这样,拿硬笔来说,看看现在的一些成人硬笔比赛的获奖作品,楷书基本是清一色的魏晋,大家因此就一窝蜂地上去了。
这些人美其名曰自己的教学是“取法乎上”,就是在自我封闭。放大到现在书法圈,一些书法老油条动辄曰取法乎上,写魏晋的往往看不上明清,那这些人为什么不对着甲骨文、金文跪下?不过话说回来,甲骨文金文背后更多的是文化,一般人还真玩不了,这个不多说,同样,回到少儿硬笔书法教育中,练习简单规整的硬笔,拿着古人的字迹来鄙薄今人也是很狭隘的。
关于书法老师,这可以分几方面看,一是老师水平直接就是不行,有点属于“欺诈”类型,很多经过四五天的师训会就上手教。这种“不行”还体现在书写方式的错误,这很要命,比如写个点横之类还要回描一下,违背了书写的自然规律,这种传统的教学遗毒不浅,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十几位受此训练过的孩子,光纠正这一点就要花费不少时间。
再者实际上自身确有水平的老师大多数不从事较小年龄段孩子的教学,并且假设从以提高卷面,用于考试等为目的写字来看(写字和书法有所不同,在下文会提到),这里其中一部分老师的书法教育观念有一定的片面性,这部分老师往往受到“取法乎上”的感召或心仪某一古代书家,用古人的字帖当做范字,自以为与众不同,自鸣得意,实际上是耽误了孩子。
现实中有的家长感觉书法是一门高尚的艺术,不愿意去机构学,而是打听某某书法好就去跟着学,实际上,书法水平好不一定教学好,这是普遍的现象,个人深有体会。因此这些家长找到了在某某小区在老师自己家里或小区一楼,也符合了一点清高不俗的形象,实际上我所认识的书法老师之所以在小区,基本上是为了节省费用,也图方便一点。招的人数多了,也基本上都租到大街上了。寻找书法老师,不要太在意教学点。
再者,选书法老师不能只看名头,并且名头越多,是混子的可能性越大,请相信我,这句话放在现在的书法圈绝对靠谱,比如各种乱七八糟的协会会员,人家这个单位是要收会费的!比如五年一交,每次600元,反过来说,很多协会根本不太在意书写者 的书法水平,而是会费,只要书法水平略有,交钱就能让你入会,然后入会的人拿着这个名头用来招生宣传之类。比如看似高大上的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哪位想?找我嘛,现在中国的这些名头,名实相副吗?还能信谁?不多说了,书画圈就是个垃圾圈,书画名头这块参看一下拙文《听说你在抖音直播上买书法作品?哈哈》
要注意的是在寻找老师的时候要看给孩子教学的是谁,我所知道的青岛市书法协会的几个副主席之类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班级,不过他们基本上是挂名,但机构会将他们作为宣传,主要还是为了挣钱,天天待在那里教学时间上也不允许,还会降低自己“高贵”的身份,只是偶尔过去看一下,或者在某几天集中指导或做几次讲座即可。当然这些人教学水平不一定高在其次,就算高,这样的教学投入对某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很小的,还是在于那个一直教他的老师。所以家长一开始就要分清楚授课老师是谁,跟找律师一样,不看那个律师事务所,而是要看给你办事的律师是谁。
另外以前知名的钱沛云,沈鸿根,丁永康之类的那一代书家的教学在那时都是面对成人的,跟现在小孩教育不同,我们多关注当代人的成果,现在了解的渠道又很多。
凡事只怕有心人,我个人是这么衡量的,这种老师肯定比较少,理想情况下我是按照三个层次去判断,
第一点,最直接重要的是看这位老师有无相应的书法教育方面的文章,如果是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细节就更好了。通过这类文章可基本判断。书法老师通常是不会写文章的,有写的也多是口水扯皮文章,这类直接可以排除。
第二点是看这位老师读不读书,尤其是传统文学类的,最好有相应的文学作品,因为这类老师基本比较踏实用心,一用心,什么事都好办了
最低一层是看这位老师的书法作品,这条不应该是最重要和直接的吗?不是的,虽然从中可以看出老师的侧重和水平,但因为大多数书法老师是缺乏前两层,并且只要动手写书法一段时间是容易写的不错的,尤其难度较低的硬笔,其实大多数老师是差不多,而这点似乎也是最无说服力的,有一定水平无学识的书法老师永远占大多数
当然这些判断方法在实际中对于绝大多数家长不易操作,就算看到了书法老师的理论文章、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自己欣赏不了啊。鉴于此,我也自作多情一下,如果你是一位有心的家长且苦于儿童练字,我现在唯一还能帮助的是帮你看一下你的教学老师的水平,可提供上述三条的信息,全点更好。前提是你有心且尊重别人知识,看交谈情况吧,我也不一定会回复,各位随意
这里简单说一下近两年大兴的书法品牌,品牌是有价值的,这让人们趋之若鹜,花样辈出,这一点上,且不说各种利益关系,对于机构和家长而言,我认为找一名真正的好老师要比引进一套教材强得多,不过大多数机构除了看好这个市场之外在书法方面也不懂,在现实中也难以找到有水平的书法老师,因为上文大体也已说过,有水平的老师虽然不一定能教好儿童,但人家教高考,教成人之类也有不少的收入,就算教少儿,也是自立门户,不依赖某个机构,当然这里不是说某个书法老师在小区租个居民房,打着某某书画工作室的就厉害,这里面大多数老师也是平平,优秀的书法老师永远是少数。
好的,回到市面上的机构,这些为了拓展科目和招生,容易成为一些烂品牌的“帮凶”,很多机构都会加盟某个书法品牌,书法品牌的加盟大概是个什么情况呢?
大体上就是品牌方负责师资培训和教学材料的供应,师资培训一般是几天的集中练习,比如一堆人在一个大厅里三天二夜,疯狂地练字和洗脑宣传,这里的洗脑主要是为了让机构加盟自己的品牌,比如品牌方会在大厅周围布置好各种宣传标语,主讲人不断重复话语,这些可都是传销组织的标配手段,加盟费用有的按城市划分,比如一线才城市十万元,二线城市八万元,有的小品牌就便宜,三万两万的,有的还不需要加盟费,只收书本费,书本费利润不低,一般一套二三百元,这有个好处就是易于自己招商,机构都没招到学生就拿出加盟费有些人是舍不得的,招到学生了挣钱了再去缴纳书本费在心理上就不一样了,但买单的总是家长,有的机构对于这个书本费还要家长们承担,机构自己的老师师训学了几天,提供点桌子椅子就开始宣传所加盟的品牌大张旗鼓地招生,这些机构真是“狗腿子”机构,不过有些家长的认知水平真是堪忧,就拿要参与的某一品牌的书法学习而言,有些品牌的产品之差,我觉得稍微动点脑子或问下别人就可以避免了的,比如北京的X格练字,出的教材上面上的字的水平巨丑无比,就是一名莽汉三天的练习水平;济南的X心格,教材中的例子都是电脑字体……难道这些要报名的家长都看不出来吗?不多说了,我手头很多书法品牌的教材,对他们很了解。
品牌方提供的教学材料主要是基本教材,作品纸和配套视频课件之类,有的还会参与一下加盟机构的装修设计。还会提供一些资源,比如上文提到的考级和比赛,加盟机构的学生不愁没有参赛考级的渠道,有些通过这个品牌寄送的作品通过率还会高一些,加盟的机构又拿着这些证书奖牌在周边宣传招生,一直就这么循环下去
品牌方和加盟机构的合作大体上如此。还有一些其他的就不多说了,家长们大体上认识到即可,那些跟家长和学生关系不大了,
其实书法品牌的教材之间差别不大,除了垃圾摸鱼的品牌,就范字而言也多接近,这其实也侧面反映出了硬笔的简单。其实任何的学习教材有时候是阻碍自己进步的顽石,以各种书法品牌的教材为例,基本上都涉及一到六年级的学习,配套教材也一到六年级,课程规划好了,一年四十多节课。实际上这是不好的现象,即便是少儿硬笔培训,也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家长不清楚,这些人也不尊重孩子的时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培训周期长,盈利就多,另外本来两本就能说清楚的教材非要做成十本,为什么,那样显得专业呀,大家不懂,只能看表面,觉得这些教材真专业,实际上就是个屁
在这里也提一下书法品牌的“标配”——各种各样的练字格:方圆格,新田格,简册格,中宫格,锋格,重心格,八卦格,天地格,天心格,开心格,中心格,元宫格,中正格,六棱格,九田格,铜钱格,中新格,川字格,坐标定位格,五度格,种表格,八符格,梯形格,美宫格,通用格,菱形格,井田格,田点格,经纬格,神宫格,申宫格……这些大多数练字格都号称有国家的专利,这是近两年来逐利扎堆的产物,其中几种在初学阶段在某些方面确实要强于田字格,注意是初学,这个说来话多了,可看看我这篇《“如何看待当今硬笔培训的各种练字格?”》里面说的很详细,我对这片文章比较满意。
那么这些品牌老师的教学水平怎么样?这个问题有点大,我先说教师这一块,整体上而言,这类书法品牌唯利是图,要盈利,就要扩大影响范围;要扩大影响范围,对外进行老师培训是重要途径,这种运营模式下的实际情况就是,师训的时间要很短,大多数各类书法品牌的师训都是这样,这么短时间内培训出的书法老师,不会有多高的书法水平和理论水平。例如我们搜索一下书法老师的岗位,有很多岗位上标明是不需要经验的。为什么,因为书法品牌加盟店也能用较短的时间去师训一位不会书法的人,只要这个人来这出力教学就行。因为现在书法培训势头正盛,大家有钱赚啊,各行各业都这样。并且书法教学非常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设置,我手头上有很多种各类品牌教材,有所研究,一两句话说不明白。
那这类书法品牌的教师水平不行?是的,整体上不行。也有自我精进的老师,这种有心人很少。并且一旦有心,他往往就会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会看不上或背弃之前的书法品牌。
初学的话可以用铅笔,但是要注意首先是削尖,但也不能太尖。并且写一会后需要再削一下。初学的孩子现在通常用铅笔来书写,有了一定基础之后采用钢笔,这个顺序我个人是不反对的,铅笔没有太多讲究,避免学生使用书写颜色浅淡的劣质铅笔即可,三菱笔由于笔杆的形状更加适合孩子抓握,另外为了方便学生握笔,有一种套在铅笔杆上的橡皮套,我认为加上之后对于孩子来说笔杆太粗了,不建议用。
另外还要注意,孩子写字通常较用力压纸,这会在田字格的表面造成凹痕,用橡皮擦改后会影响第二次书写,我的教学习惯是在课堂上不允许孩子用橡皮,如果写不好直接在下一格重新书写,一是因为要让孩子认真对待书写,不能有错了就能改的这种随意心理,更重要的是写错后字迹虽然可以用橡皮擦干净,但是原先的笔画在本子上会凹痕还在,整个格子会变得凹凸不平,反而更不利于再次书写。用铅笔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为保证笔迹的粗细需要经常削铅笔、书写过程中铅笔芯头形状产生细微变化会导致笔画不统一等。
至于能否上手直接用钢笔,这个我没有尝试教过,个人不建议,初学时钢笔不太建议,一是对纸张有一定的要求,很多练字本的用纸是不适合钢笔的,二是现在的学生钢笔的笔尖太大,我们叫作明尖,这种由于笔尖离握笔处即发力处太远而不适合练字,用钢笔的话就用暗尖,就是只漏出一点的笔尖的那种,但在这里也有细节要注意,就是暗尖的笔尖不要太“暗”,起码要漏出2.5毫米,不然写字的时候笔尖的运笔会受到钢笔自身的视线影响;并且笔尖离指尖的距离过近,在用笔上也僵硬。另外钢笔出水快慢不好把握,对练字有影响,抽取墨水时候不要抽的太满。我们现在一提到硬笔就想到钢笔书法,这是有点狭隘的。用笔基础具有后,可直接用中性笔就行,一开始用中性笔太滑了,不建议。用0.5和0.7的即可,不要过粗和过细,中性笔的笔头建议用子弹头,那种针管笔头细软有弹性,会影响书写。另外用替芯就行,节约灵活,那种一次性的中性笔下墨过快,也不建议。
钢笔的选择也要注意,近两年尤其在校园中流行的是明尖,什么是明尖,就是大大的笔尖在笔杆之外,与之相反的就是暗尖,笔尖很小,被笔杆包裹。我认为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选用后者。除了笔尖位置相对处在中心和笔杆的粗细都接近铅笔外,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一是暗尖自身小并受到笔杆的挤压不易活动,这种精确性是我们硬笔练习所需要的,而明尖因其自身大,笔尖具有一定的弹性,这点在普通的学生钢笔上体现尤为明显。二是暗尖的钢笔的握笔位置距笔尖近,容易控制笔尖的运动从而更加有利于书写。在我个人所见范围内,还真没有发现几位用大尖的钢笔将字写得很好的孩子。
好的,在谈完用笔之后,说一下用的练习本,一般练习本的纸质是很接近的,基本上市面买到的都可以,一个本子很便宜并且可以练习很长时间,无论对于家长,机构还是老师,在这个选择上理所应当地给孩子用质量较好的,这点不必说。
由于铅笔写出字的原理是石墨粘附在纸面,而钢笔所用的墨水由于水性的缘故对纸张有所要求,在用纸方面,铅笔的适用范围要远大于钢笔。有很多机构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a4纸上写范字,然后复印分发给学生,除了质量特别差的a4纸外,铅笔在上面书写是没有问题的,而钢笔则少有适合的a4纸。
还有是对最常见的田字格、米字格的选择上,用田字格就可以,米字格斜线较多,孩子开始写字时容易产生依赖,锻炼孩子手与眼的配合,尽量减少这些外在的依赖,其实,往大的方面说,练字的同时锻炼了孩子的视觉感知力和手部运动能力,这二者的协调,抛开书法不谈,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
米字格的斜线不但没用很多时候会产生反面效果,因为小学生在书写时会对格子里的斜线有所依赖,会依照斜线书写一些点画,僵硬并且牵强。各种书法品牌中所用的专利格,绝大多数就是胡来,随便设计一通,申请专利用来宣传,有些格子复杂到让人眼花,其实大家都可以想到的是,在一个1.5厘米见方的格子中所用到的线条越多,汉字的笔画与格子中的线条的联系就越多,比如在这个格子中横竖各均匀加上五条直线,我们随便放上一个汉字,这个字的笔画的起收都可以按照这几条线而进行很准确定位,这些所谓的技巧、规律、速成都是书法品牌所乐意宣传的,我见过将米字格的直线全部变成由点组成的虚线,怎么用呢?比如写一个天,然后告诉你,从那个点开始,那个点结束,实际上汉字的结构是灵活变动的,怎么能如此狭隘?我们书法教学,应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培养他们的美感之后,他就自然觉得这个点高了,这个撇长了,那个地方宽了,这个地方紧了,而不是一上来就苛刻死板地闷头练习。这种脑洞大开的发明配上那么“严谨”的教学,又是在如此风靡的当下,真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
不过在这里也说一下,在对汉字进行归纳和总结后,对田字格进行改造,别胡设计,很多时候会比田字格起到更多的作用,只不过回到我们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就是孩子初学,用简单的田字格就可以,以后是可以选用别的格子的,但即便是较为好用的格子,也是标准模糊且只在一定范围内适用,汉字的结体确实有一些规律并可以由格子进行辅助练习,但绝不适合所有汉字,须知汉字的美不是单一而固定的,关于书法的美感,这里不再涉及。
在学字之初,我们首先要面临也必须要明确的是两种方向性的选择,此二者很多时候并不矛盾,这两种选择就是:“写字”和“书法”
书法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艺术,二者的区分不是很严格,但为了文章的进行我们在这里暂时强加区分,具体体现为:
在这个区分基础上,我们可以想到,一个孩子写硬笔作品可以获奖,但是一写作业就不尽人意,这是很正常甚至是必然的现象(注意不是说书法对卷面没有帮助,我们整篇文章的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到了初高中阶段这种现象会好很多,这也是我提倡书法晚学的原因之一。)
一个机构让你的孩子学习司马彦,卢中南,田英章等市场上常见的字帖,这属于书法,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机构还告诉你写了一两年之后能够将这种书法应用到考试当中,可以大幅度提高卷面分,那基本上是不能相信的,或者让他们的老师在一定时间内写份考卷拿出来亮一亮。当然卷面方面相比于没练过的肯定要好一些,因为老师给的阅卷分数在于卷面的规整和干净,这需要字的点画分明,大小接近才能体现出来,我们所练习的书法的过程中它本身就包括了这些要求。
但是我们会发现,孩子在培训班练字时写的挺好,怎么一到写作业时就打回原形了,几乎看不到练过书法的痕迹呢?说的很准确,这个问题正常到几乎难以避免。一个孩子的写字可以获奖,但是一旦到了有速度要求的平时作业和考试时,则远不如正八经的书写。不但孩子是这样,让书法老师速度提高却写也远不及自己的真正水平。我希望家长在平时写作业这些方面不要吹毛求疵,当孩子在决定其一生的中考高考时,他自己就会认真地去书写答卷了,卷面分会体现的。须知一个书法机构能够培养出孩子对于字体结构的美感已经是很不错了,孩子会知道某个字哪边长了哪边宽了之类,这是难得的一种能力。
当然,这个又快又好需要加个参照,我指的是如考试状态下的书写,有的人写的不错,看着速度挺快,实际上还是达不到考试书写速度的要求,又何谈卷面分呢?
那为什么不能写的又快又好?根源不在其他,在于毛笔书法--硬笔书法--随手书写是三种不同的运笔动作,神经记忆很奇妙,在这三个系统间可随意切换。字体的结构美贯通于毛笔和硬笔书法之间,而这种美的范围或特质毛笔要远丰富于硬笔。随手书写不具有这种美。并且这种美也应当是我们初学书法教育的着力点,这是外话。
在速度慢和动作多的运动状态下养成的书法动作一旦转换到速度快和动作少的随手书写中时,这是一个矛盾,就像让马儿跑又不喂草。
有些教培机构晒学生作业,首先写的字从侧面尤其是后面角度是比较美观的,正面会原形毕露,宣传的书写视频看着又快又好,希望家长看一下是不是加速了,这个已经是普遍行为。
其实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卷面整洁且带点书法意味已经不错了,这其实也就够了。孩子不练书法,尤其有些是女生,个人随手书写规整划一,线条平直,这也够了,在阅卷评分中已经可以让自己只好不差
实际上大多数家长也是这个想法,但在这种目的下书法学习所起到的效果远没有设想的那么大,这也是我放弃硬笔教学得原因之一,内心深处觉得孩子及家庭的付出和收获不匹配,我也觉得书法培训不应该这么普遍,大部分孩子不用学或不用着急学。而我现在接触的读书和古诗文教育,我觉得这是大多数孩子应该学的,个人现在也乐在其中
我见过太多人的招生宣传还在掉学生写的又快又好,考试卷面加分之类,此时我真想请这些书法老师在四十分钟内用楷书写篇八百字的中学作文试试看,直接上手写,还不是在考试中前面已经写了不少答题的情况下。当然,现在人都好争辩而不好实践,不说了这个了,
首先说行楷书的速度,其实并不快,这个一定有人会反对,实际上要这么看,行楷和行书,区别不明显,这里强加社会认知的区分:
行楷是近代才流行的一个概念,它虽然号称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但就其速度而言,一定不可满足考试要求,行楷要顾及楷书的结体和行书的联动,在用笔上牵绊较多,写快了就出不来那些效果了。实际上不比楷书快写速度快。
行书,这个要看什么样行书的问题,有的行书大小均匀,确实能满足速度要求,但速度快了,笔画间的牵丝连线一定会多,那样就容易乱,大家可以将比如田英章的行书电脑处理整体缩小放进学生平时的答题纸当中看看效果,或者上网上看看一些人行书的书写速度,记一下时间和字数推算一下在日常书写使用的时间成本,这些有心人自己研究吧。另外就是有的行书就更加随意不拘,大小错落,虽然艺术,但更不适合学生了。
目前行楷书的教学现在没有盛行开,除了市场上的教培机构老师基本上不会行楷书,对于孩子,行楷书书写不易学,因为对手指的控制力要求较高,投入巨大,不如将这些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别的学习当中,关键是有一个很容易造成的结果,就是书写混乱,如果写成一篇作文,放眼望去,一片嘈杂。我偶尔参与高中语文的电脑阅卷,实际效果来看,还真不如一些没有练过的学生规整的卷面感受。书店里常见的华夏万卷旗下的叶法志,杨子实,田英章的行书字帖都不适合学生学习考试。个人也不希望社会上在兴起行楷书的教学。
因此假设你的孩子用了很大的精力成为了硬笔高手,比如成为了吴玉生,他在考试答题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写楷书和行楷肯定答不完题,写行书格子放不下并且满纸混乱,批卷浏览困难。
这些观点是不是挺意外?但实际上就是如此。我们时常囿于自己的成见,出点意外的认知是好事,
那就如刚才所说,在学生讲究平时书写和卷面的前提下,速度怎样能提高?能提高吗?
能,少数人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普遍现象,开始研究楷书快写,并有所成效。这是一条入坑后最适合的学习路径了,但起到的效果还是有限
首先我支持这种尝试,确实能提高速度,但无论怎么写还是要建立在孩子有意去写好的前提下,这点刚才也说了,这种心理上的有意会逐渐转变成神经上的自然反应。
书法教育应该以字形结构审美为先导,用笔是其次,前期要重视孩子的字体结构审美,之后在从书写笔画上来研究提高速度,楷书快写,实际上里面的工作量和内容不多,也多不了,一位自身有水平的老师只要有心,用两天研究一下,在结合学生教学的实际效果反馈,就基本上摸清了。
笔画间联动这点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行楷书的笔意,比如写“共”,最后的两点连起来写就行了。怎么简省用笔动作呢?比如大多数的横画起笔尖入,竖画不收,横折处不顿,这都是减少了用笔停顿,速度自然提升;再还有比如“走之旁”的横折折撇直接变成一条斜竖,所有的捺画都变成点,钩提之类不过多注重长短,等等吧,其实就那么多内容,有心人自己研究。孩子写熟之后书写速度确实会显著提升,这样的楷书整体上规整清晰,也顾及到了一定速度。侧重于写字而非书法。对于家长想了解,容易买到话就去新华书店之类买张建新(电脑处理的痕迹过重,很多字形扭捏只看他一些笔画间的搭配即可,臧磊之类,或可继续看看刘青春的,自己用心看看,比什么都强。现在网上也有人讲楷书快些,实用手写之类的视频,这里就不多推荐了
但是实际上,这种书写速度对于时间紧迫的考试要求上,还是速度略慢,尤其是答题时候的心态变化和手指疲惫,影响平日里的练习书写
这是一个思路的问题,我们要以两点作为指导,一是学习者的创造,二是书体结构的审美。
先说第二点书体结构的审美要建立在大量的练习和欣赏上,这种美感的养成对孩子影响深远,前文也提到了一点,不再说了吧,第一点“学习者的创造”在我们的书法教育中很缺乏,我们授课的常态是让学生一直照着范字进行书写,几乎都是这样,在前期的学习中没有问题,但在后期一定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然老师也累,学生也易无聊。
下面具体来说说,一开始最好进行一段时间的线条以及简单笔画练习,可以练一些线条图案,这方面教材也容易买到,比如谷少将的楷书控笔训练,这类字帖好多,内容以及起到的实际效果都差不多,择一即可。
然后我们需要先将一些简单的使用频率高的独体字写好,因为这是组成汉字的基本构件,进行汉字练习,需要循序渐进和重点分明,市面上有很多品牌教材是根据小学课本上的课后汉字来安排练字内容的顺序,这点除了用来宣传,是没有多大效果的。我们要关注汉字字本身的难易程度,由简及难,但其难易程度常常并不在于汉字本身的复杂程度,以独体字而言,如“也”“青”“及”“多”“包”“风”“各”等等,虽然字形简单且笔画不多,还处在一年纪的语文教材中,然而初学却就是写不美观,对于这些“特殊字”的练习就不建议一开始就写。
一,先说线性练字,练字有一定方法,并且需要学习者的记忆,凡是记忆,则需要复习。这里举“线性练习”的两个体现,一是如在讲“两脚齐平”这一结体特征时,按照其中的相似点练习,比如以人-木-文-小-只-立-来的顺序进行书写,因为这些字都具有“两脚齐平”这一特征且逐渐变难;或者按照某一汉字部件顺藤摸瓜,比如以“力”字作为初始部件,力--另--别 力--加--架、伽、迦,茄等,以一部件作为树干,往上演绎分支,构成汉字树。学生很好理解和容易记住。这种串联交错纵横,会牵扯到很多字,有些字重复出现,自然不能放弃练习,这样又有利于复习和总结。
二,是我们“举一反三”,比如将口字旁、言字旁、三点水、提手旁、单人旁、木字旁列为一组和再将木、立、工、又、十、可列为一组。一组中的六个部分分别于另一组中的六个部分两两组合,这能够组成很多字,接下来我们没必要将这些组合成的字每个都练,那有什么方法吗?有的,就是在我们在这些偏旁和独体字写的已经不错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关于这些字的左右关系,大小搭配并书写示范,然后让学生自己“造字”,随便举其中一个例子:单人旁加木是休,三点水加又是汉,好了,教到这里,这时候我们应当让孩子自己去写沐字、仅字,因为这四部分都出现并且练习过了,连范字都不给他们,不用纠结这个,实际上大多数孩子是能写好的。让学生立即应用所学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这不是很好嘛?目前的书法教学太缺少启发学习,太缺少灵活变通,太缺少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了,我们书法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对汉字的美感,力求通过一些方法举一反三地进行开导性的书法的学习,让学生自己能辨别出哪条横长了,哪边笔画太拥挤了,能够自己写好没写过的,没有见过的,如果学生到达了这种程度,可以说关于汉字的美感已经培养起来,此次的书法教育是成功的。那种进书法教室往那一坐就乱练一通的教学我们坚决反对!
再者我接着深入一下,由于汉字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和构型特征,这也能给我们很多启发,以小学生常用2500汉字为例,独体字约占其中8%,数量虽少却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构字部件,左右结构竟然约占其中64%,而左小右大类型又占到左右结构中的约79%,当然还可以继续细分总结,比如集中在哪几个偏旁?怎样形象化地去展示这几个偏旁?左右结构如此,上下结构呢?例如偏旁如勹、虎字头,走字旁,鱼字旁,牛字旁、舟字旁、田字旁这些偏旁加起来也没有“心字底”的字多,(当然心字底也不多,五十多个,三点水有二百多。)前面的这些出现频率很低的偏旁是否应该少花点时间学习?还有一些什么结构规律?如何安排练字的顺序?……凡此种种,应该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我们在书法学习过程中也应当知道和做到的是:清晰教学思路以及有效的分配练习内容。
在行而有效方法之外(下文会提到几点例子),课后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肌肉也有记忆,能够自然而然地不需要记忆地写出以前长期重复的笔画形态,这必然建立在大量练习之上。
上文说了这么多,可能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练字的思路不是很清楚,我说的清晰点,只是建议
举个大体的例子,整体思路应该是书写姿势(一节课)——书写动作练习(大概四节课)——基本笔画(大概三节课)——常见独体字(约100-150字,大概十六节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占大多数,又集中在其中几个偏旁,注意时间分配,约二十节课)——上下结构(数量上远不如左右结构,集中在三四个偏旁,约四节课)——疑难字形、包围,半包围等等(收尾,约四节课)——范字大段照抄(田字格)——范字大段照抄(横线格,开始限时)——非范字照抄——毕业。
先说一下独体字,这一百多个独体字是挑选的最为常用的,按照汉字数量来讲确实不多,但是独体字有其自身的功用,就是作为汉字的组成基础部件,举例来说,如果寸写不好,那么讨、守之类就写不好。子写不对,那么字、好、孟等字是不是也写不好?这样讲字就多得去了,后期只要教会他们如何将这些独体字跟一些偏旁搭配,就是我前面说的让孩子自己参与“造字”,这样就能很快地自己解决很多字了。这些字要早学。
关于抄写阶段字体大小要求在这里说一下,用横线格,可以上下顶格,来控制大小,这其实作用很大,比如最简单的“木”字,“木”的横和竖的位置和长度关系比较明确,孩子已经有了这个字的美观感受,那么就会在第一笔书写横的时候在上下两条线中就已经有“木”子的整体轮廓,这时他就能准确地从空白处开始写横,以及准确地写出横的高度和长度。说到这里我希望有心的家长能拿起笔,自己动手写写,感受其中的精妙和道理,“木”字是这样,其他字也是这样。有些字实在写不好,那就需要老师了。
再说说作业的问题,我们的课堂中应该主要承担传授和纠错的功能,而练习要主要在家里,这需要家长的配合跟提醒。不写的话一是容易学习周期长,须知再好的方法和技巧都是建立在练习之上的,本来一年完成,现在成了一年半,两年。除了在此方面金钱的投入,孩子的时间也是很可惜,本来这些孩子应该去做点别的事情的。另外一点就是学习效果,我们现在基本上一周上一次书法课,不写作业,本周上课时往往上周的学习内容已经忘记,学习效果不佳。
首先作业不要太多,也不要太费时间。以我来看,每周写三次,每次不超过二十分钟就行,作业这三次应该隔开,一周七天,隔一天写一次就挺好。每天都写,孩子必烦,往往是应付了事,不如不写。另外这里有个大作用的小技巧:作业范字要“可移动”,孩子书写离范字越近越好。实际中孩子要学会对比和临写,有的范本离书写的地方太远,效果很不好。这里可将范字以字条的形式分发下去,孩子在某一处格子中写字时将作业的范字移动到最靠近所写田字格的左边,这样离得近,对照的最直观,比在开头就写一个范字的效果要好。书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改正,但是学生课下的书写很难保证,除了少部分自觉的孩子主动思考练习外,在督促和监管课下作业这一块家长要起到主要作用,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写的很好,也有所学有领悟,但是一个周后再来上课时很多都已忘记,这就是课后作业没有及时跟上巩固的后果
我个人在学生学习末期是这样的,给学生一段文字,宋体字,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在横线或空白纸上抄写,然后我开始挑错找茬,注意这个时候一开始不要吹毛求疵,先挑问题严重的说,还要注意的是,不要上来就帮孩子改正,给他圈出来,让他知道这个字有问题,让他自己想想,自己改改,自己改对了,教师都不用讲,孩子自己会了比什么都好,如果改了几遍还是写的不好,那么就要给与提示或示范了,单独讲原理,然后布置课下练习,一直这样循环一段时间,孩子整段的书写明显错误越来越少或越来越轻,因为常用的汉字就那么多,他们在抄写的过程中会不断重复,不断审美,最终取得令人比较满意的学习结果。那时候,就让学生毕业吧,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后面会有轻微的反弹,到时偶尔过来指导一下就行。
当然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总是错了改,改了还错,这是孩子学习的常见问题,跟我们书法学习的方法和流程没有关系,要看具体的实际操作。学习总是有快有慢,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有这份耐心。